新能源发电替代传统能源是确定性的。能源替代这条路径上,储能是未来电力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以电池技术为主的储能技术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具备了规模化推广的基础。 |
3月2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到2030年,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 |
国内储能领域却闹起“电池荒”。根据报道,由于电池供不应求,已有储能企业被迫暂停接单。“在电动车电池赚钱的背景下,电池制造商们更愿意把锂电产品供给下游主机厂,追求利润最大化。”储能电池短缺背后随着政... |
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主任委员陈海生称,2023年,随着“双碳”战略下的储能需求的扩大,储能技术性能与成本的持续改善,加以政策支持,中国储能将大概率迎来高速发展的一年。 |
欧洲的能源危机还在加剧,这场多重因素影响下的能源产业动荡已经对太多领域造成了刺激与伤害。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欧洲的天然气、柴油等价格仍在走高,民用能源和工业能源的缺口持续扩大,化肥、粮食、畜牧业也遭受了冲击。 |
随着中国政府在储能行业的大力支持,预计未来1-2年中国储能行业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市场规模有望增长20%-30%。其中,新能源储能市场规模将出现较快增长,有望达到8000亿元,而其他储能市场规模也有望达到6000亿元。 |
|